找到相关内容1572篇,用时3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略谈观心(耕云导师)

    略谈观心(耕云导师)  修观有两种——一种主动作意的是有为法,另一种只客观观心的是无为法。  观心也有两个阶段:初级是念念自知,虽有许多杂念妄想,禅宗古德说:“识得不为冤”,同时要能自己“当家作主”...状态[这和密宗最高阶段的大圆满修法很相似]。)训练久了以后杂念妄想这些客尘小贼因为主人公在位执政,就不敢放肆作怪而会逐渐减少以至于无了。到这个阶段,就是高级的观心,也叫观照、观自在,这时的法要就是时时...

    耕云导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01561981.html
  • 了幻法师答:念佛为何能灭无量罪?

    问: 念佛为何能灭无量罪? 了幻法师答: 业由心造,因果可由心回转。 业力虽大,但终归为自心所造,自心有自主性,而且业力本空,故可由心造作善因、无漏因而得善、无漏果报,已造恶业之报亦可由修道修善,或别造强因遮止,暂不受报。或由观心、发愿、念佛、持咒、忏悔等而消灭不受。 业必受报,修道者则可通过修行而改变业报。 如《优婆塞戒经》云:“善男子。智者若能修身...

    了幻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6/19273382197.html
  • 试论智顗「观心释」的诠释学意涵

    试论智顗「观心释」的诠释学意涵  郭朝顺  华梵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  2002/3/3  提要  在天台智顗的著作中,观心常被视为实践法门来看待,然而若以天台三大部为例,《法华玄义》与《法华文句》这类释经之作,观心释依然居总结地位而出现,是以若将观心释视为诠释活动之一环时,则吾人对诠释活动的内涵是否便得重新评估?对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界限,是否也得重新思索?然而观心作为诠释活动之一环时,其使诠释...

    郭朝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73560677.html
  • 试论智顗“观心释”的诠释学意涵

    试论智顗“观心释”的诠释学意涵  郭朝顺  华梵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  2002/3/3  提要  在天台智顗的著作中,观心常被视为实践法门来看待,然而若以天台三大部为例,《法华玄义》与《法华文句》这类释经之作,观心释依然居总结地位而出现,是以若将观心释视为诠释活动之一环时,则吾人对诠释活动的内涵是否便得重新评估?对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界限,是否也得重新思索?然而观心作为诠释活动之一环时,其使诠释...

    郭朝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75261876.html
  • 论智顗的“一念”范畴

    。“观心”是解脱的法门,观心的理由是方便、有效,易于把握,而不是说“一念”是本体。有人主张智顗的佛教思想是建立在“真如缘起论”基础上的唯心论,值得商榷。  作者魏德东,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...关系、观心与解脱等问题的系统分析,全面把握智顗的一念思想,并以此展现天台思想的特质。同时,亦将此文作为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的纪念。  一、“一念”:众生的日常意识  “一念”,本义指极短的时间单位,...

    魏德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64341985.html
  • 达磨大师破相论

    求,终无是处。 问曰:云何观心称之为了? 答曰:菩萨摩诃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了四大五阴本空无我;了见自心起用,有二种差别。云何为二?一者净心,二者染心。此二种心法,亦自然本来俱有;虽假缘合,互相因...,遂能显现诸功德树。涅槃之果德,因此而成。如是观心,可名为了。 问曰:上说真如佛性,一切功德,因觉为根,未审无明之心,以何为根? 答曰:无明之心,虽有八万四千烦恼情欲,及恒河沙众恶,皆因三毒以为根本。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2476423.html
  • 湖北省黄梅四祖寺第四届禅七法会如期举行

      黄梅四祖寺第四届禅七法会于2007年1月3日如期起七,此次法会为期21天(三个七),主七和尚为该寺方丈净慧长老。   按禅门规矩,是日依次进行了“传牌”、“告生死假”、“起七”仪式。禅七法会是禅宗道场重要的专修活动,目的是克期取证。   净慧法师在“早斋”后向参加禅七的120余名四众弟子,做了简短的开示。他说:“打禅七,就是为了集中时间,用一定的时间,来禅坐观心,照顾自己。照顾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禅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1/0900207384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何谓四念处?

    处:观心无常,三心不可得,生灭不已,如幻如化,瞬生瞬灭,应体证心之无生法忍(梵语anutpattika-dharma-ksanti)。   四、法念处:观法无我,诸法本空性,见空即见道。   此四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3405012448.html
  • 修法要旨

    l 无常迅速,轮回路险,老实念佛,莫换题目。 l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。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。 l 观身不净,观受是苦,观心无常,观法无我。 l 欲得净土,当净其心,随其心净,即佛土净。 l 缘起性空,性空缘起。随缘不变,不变随缘。 l 过去事已过去,未来事还未来,现在事如空花。 l 事来即应,事去不留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11750909.html
  • 谈谈 如实观

    后学九年前曾涉猎兄所说的“如实观”,此如实观并非南传独有,在北传它是基础的一部份。如实观之四念处,核心是观心观心有立旨与不立旨二种,各有妙用。立旨者(如观心无常)对治粗重邪见十分有力,重在慧门。不立旨即如实观,重在定门,禅宗观心法门与天台体真止即基于此,不同的是宗门教下都有入、住、出三阶段,“出”为向上处。后学所见某些“如实观”只有“入”与“住”,但没有“出”,兄是否注意过?楞严二十五圆通法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1447451.html